2024浙江国际餐饮业博览会
2024年7月4日-7月6日   宁波国际会展中心

山东 奶业亟需做大做优做强

       2019年,山东的乳制品加工量220万吨,占全国的8%,产值300亿左右,位列全国第三。但其中相当一部分份额,由外省品牌在山东设立的分厂“贡献”。对此,山东奶业协会会长张志民认为,山东乳品行业亟需探索一条做大做优做强之路。

山东作为奶牛养殖大省,却成为外省品牌布局发展的一个版块,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什么?

      首先在常温奶市场,从2000年开始,常温奶市场迅速崛起,可惜这个行业风口却缺少了山东乳企的身影。趁势而起的几个头部企业,在全国范围内布局,不断做大做强,已占据难以动摇的优势地位。

       其次,低温奶市场虽然“易守难攻”,有利于地产乳企开疆拓土,但山东的乳企“散 而不强”,几乎每个地级市都有乳品企业,靠着本地市场,“能生存,但难做大”,境地难免尴尬。

      近年来,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对奶制品认知的加深,低温奶的消费量大幅提高,2018年增长19.5%,2019年增长9%。这对以低温奶为主业的山东本土奶企是个机遇。但是国内奶业巨头同样也不会放过这个新的市场增长点。某上市乳企已经明确提出了“鲜战略”,目标直指山东乳企赖以生存的低温奶市场。国内乳品品牌第二梯队中的强势企业,也已经吹响了抢占山东低温市场的冲锋号。

      其实,避开强势企业搏杀的常温奶市场,走差异化竞争之路,不只低温奶一条可以走。深耕本地,是在“空间”内下功夫。而摸清消费变化趋势,提前布局,则是在“时间”上做文章。张志民认为,优化乳制品结构,也是下一步乳制品发展的重点。羊奶、奶酪等差异化产品同样值得探索。领军企业需摸准市场空间,把握市场变化新风口,在产品研发、经营模式上,再创新、再开拓,做优做大做强。切实展现领军企业的品牌效应,发挥领军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。

本文转自[食品商务网]

本文来源:中国食品报
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,与本站无关。其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网友仅作参考,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

更多 展会动态